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京冀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信息发布者:s10153997
    2016-12-07 00:14: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转载

    农村人居环境,是指农村居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所面临的集自然、经济、社会和人文环境于一体的综合经济社会系统。其具体内容可以涵盖到农村的环境卫生、农户住宅状况,农村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娱乐及医疗服务等多个方面。农村人居环境是衡量农民生活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问题,是我国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再强调要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的要求。”2015-2016年连续两年中央一号文件均强调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京冀地区为例,深入分析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所面临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有效改善和提高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为了对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的发展现状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本研究深入我国京冀地区,在北京(359个农户)和河北(394个农户)农村地区共调研了753个农户,就农村人居环境所涵盖的各项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包括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如生活用水及污水的处理情况、厕所使用及改造情况、垃圾处理情况,农民的住宅状况,村里的基础设施、教育和文化娱乐及医疗服务等多项内容。

    (一)农村环境卫生的发展状况及问题分析

    环境卫生是反映农村人居环境好坏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在京冀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调查涉及农民的生活用水及污水处理、厕所使用及改造状况和垃圾处理情况。

    第一,从农民饮用水状况来看,使用公用自来水和入户自来水的农户合计占比为94.82%, 98.53%的农户认为现有饮用水水量充足,可以随时使用,说明我国京冀农村地区的农户生活用水条件比较优越,自来水的普及率普遍较高。43.41%的农户认为饮水质量很好,但有17.47%的农户认为现有的饮水质量较差,进一步调查发现,水质差的主要原因在于,水垢较多,水质不干净,水里有沙子、有不好的味道、附近有化工厂污染等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整体而言京冀农村地区的饮水条件相对不错,但农民饮用没有经过净化过滤的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第二,从农户生活污水的处理情况来看,35.46%的农户通过下水管道来排放生活污水,27.76%的农户通过家中渗井来排放生活污水,但随意排放和直接排放到院外沟渠的农户占比分别占到了19.89%和14.02%。随意排放污水不仅会影响村容村貌,也会对农村地区地下水源、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不利于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第三,从厕所使用与改造情况来看,农村居民使用室外旱厕居多,占到49.67%,29.22%的调查农户家中安装了室内水冲式厕所。从厕所改造情况来看,64.28%的调查农户家中厕所进行了改造,其中69.42%的农户表示获得了国家的厕所工程改造补贴,京冀农村地区农村厕改工程正在有序进行。但仍有近30%的农户表示虽然厕所进行了改造,但并未得到任何政府补贴。

    第四,从垃圾处理情况来看,占49.42%的被调查农户对农药包装袋、塑料薄膜等生产性垃圾给予了相对正确的处理,他们或送到村里指定的地点由村里集中收集或自己卖掉;66.62%的被调查农户会将生活垃圾送到垃圾堆放点,23.50%的被调查农户会定点堆放生活垃圾;78.18%的农户表示村里有专门负责垃圾清运的环保工作人员,89.51%的农户表示村里有专门的垃圾存储设施,53.39%的农户表示村里的垃圾清运及时。京冀农村地区垃圾乱堆乱放的状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但同时要注意到,仍然有近一半的被调查农户(占43.08%的农户)会将农药包装、塑料薄膜任意丢弃在田间地头,或就地焚烧,或随便用土浅盖了事。仍有近10%的农户随意丢弃生活垃圾;7.92%的农村不进行垃圾处理,21.82%的农村缺乏专职环保人员处理垃圾问题,10.09%的农村垃圾收集点什么设施都没有,9.09%的农村垃圾点垃圾成堆,无人处理。

    (二)农村居民住宅发展状况及问题分析

    农村居民住宅状况是反映我国农村地区人居环境好坏的另一项重要指标。从调研数据来看,87.05%的调查农户住宅为砖瓦房,94.69%的农户住房均为1层,京冀地区的农村居民仍然保持了传统的住宅样式。农户住房人均建筑面积达到51.90平方米,多数农户对老旧住房进行了翻新改造,93.49%的农户对自家住房的居住面积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京冀农村住宅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尽合理,存在私搭乱建现象。

    (三)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状况及问题分析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农村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京冀农村地区的调研过程中,主要涉及对道路交通和农田水利设施两项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从道路交通的调研数据来看,94.02%的农户表示进城方便,96.28%的农户表示到集贸市场方便,87.12%的农户表示乘坐公交车方便;85.40%的农户认为村内的道路质量中等偏上,90.58%的农户认为进村的道路质量中等偏上。京冀农村地区道路交通设施相对较好,但在道路管理维护上相对差一些,近20%的农户表示村内道路无人维护管理。

    从农田水利设施的调查数据来看,58.43%的农户仍然采用了传统的灌溉方式,以沟灌、淹灌和漫灌为主,24.70%的农户采用了较为先进的现代化灌溉方式,这部分农户多集中在北京地区。87.98%的农户认为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可以满足需求,93.13%的农户认可现有农田水利设施的工程质量,90.86%的农户认为农田水利设施维修管理状况水平中等偏上。目前京冀农村地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设施较为传统老化,存在着浇灌不够均匀、浪费水资源的问题。

    (四)教育、文化及医疗服务发展状况及问题分析

    从调查数据来看,54.61%的农户表示村里没有小学,由于“撤点并校”的缘故许多村小学已经被撤掉,村里的学龄儿童必须到距离较远的乡镇或其他村去上学,存在着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尽管农村文化娱乐广场大都已经建设投入使用(占到91.71%),但仍然有21.24%的农户表示村里很少举办文化娱乐活动;55.36%的农户表示村里没有或者不知道有图书室,很少阅读。仍然有11.82%的农户表示村里没有诊所,看病需要到较远的镇上或县城,在局部农村地区存在着医疗供给服务的缺失和不足问题。

    综上,通过对京冀农村地区调研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京冀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好的一面主要体现在饮用水比较充足便捷,农户住宅比较宽敞,农村排水管道、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为完备,厕所改造工程正在有序进行,垃圾乱丢乱放现象正在逐步改善。而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饮水缺乏净化过滤设施,饮水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户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生产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农村无害化、清洁化厕所改造工程任务仍然较为艰巨,要切实抓好补贴真正落实到农户个人的工作;农村住宅普遍缺乏统一规划布局;农村道路交通维护管理状况欠佳,农田水利设施老旧,亟待升级;农村小学过度“撤点并校”,导致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不尽合理;农村文化娱乐服务相对缺失,医疗资源供给不足,部分农民仍然面临着“看病难”的问题。

    二、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追本溯源,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既是我国粗放型经济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不良产物,也与政府对农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及基层政府管理工作不到位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农民对人居环境的保护和参与意识淡薄息息相关。

    第一,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恶果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了一种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片面地追求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忽略了生态文明建设,甚至是以牺牲生态环境来谋求短期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治理体系尚未建立,一些工业污染企业逐步向郊区或农村地区转移,再加上乡镇企业、农药化肥、及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两方面污染的叠加效应导致我国农村地区人居环境迅速恶化。

    第二,政府供给与基层管理工作不到位

    长期以来,政府对于农村人居环境的公共服务供给及管理水平严重滞后。首先,农村在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方面的公共产品供给和管理方面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环境监测、环境规划、相关环境保护法律等在农村均处于缺失状态;基层环保机构十分不健全,普遍存在着污染事故无人管理现象,这是导致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重要原因。其次,农村住宅普遍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导致私搭乱建现象在农村十分普遍。第三,农村道路交通建设缺乏维护和管理,农田水利设施老旧现象较为普遍,现代化灌溉设施供给缺乏。第四,农村基础教育正面临着过度“撤点并校”所带来的各种难题,诸如距离太远、租房成本高等问题;基层医疗资源较为有限,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农村文化娱乐公共服务存在着优秀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公共文化资源短缺等问题,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的实际需要。

    第三,农户对农村人居环境的保护建设意识较为淡薄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对于人居环境的保护与参与意识十分淡薄。一方面多数农民在投入使用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时,更多地考虑到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健康问题;而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教育水平偏低、信息闭塞等因素制约,广大农民的环境保护和认知水平普遍偏低,他们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也不知道如何参与到保护环境卫生、改善本村人居环境的队伍中来。尽快提高农户对于人居环境尤其是农村环境卫生保护与建设的意识以及具体环保操作实践,是当前我国政府亟待完善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对策建议

    第一,在宏观层面上,要彻底扭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须从宏观顶层设计入手,彻底扭转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国家要从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特殊战略地位,搞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不仅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的必然要求,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至关重要。各级地方政府应该严格遵循国务院在2014年颁布的《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城乡统筹、突出特色,并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农村人居环境。

    第二,在中观层面上,要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的供给和管理机制

    首先,多措并举努力增加对农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的投入,依据“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原则,多方筹资,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投入机制。各地根据当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各项内容,查漏补缺,逐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垃圾乱堆乱放、污水横流的现象,改进现有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和文化娱乐公共服务供给中的短板问题。其次,在基层政府部门逐步建立起农村人居环境的管护长效机制。切实建立并不断完善基层环保机构建设,配备齐全环保工作人员,对于村内老旧基础设施提供及时维修和管理服务,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有人管、有能力管,保证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成果能够持续发挥作用。

    第三,在微观层面上,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尽快提高农民的环保参与意识

    通过宣传画册、广播、电视、网络、学校教育、短期培训、入户交流等多种方法宣传保护农村人居环境良性发展的重要性,向广大农民普及保护环境卫生的具体操作方法,让农民真正认识到过量使用化学农药、化肥,随意丢弃垃圾等不良行为对环境、土壤及食品安全等多方面所造成的巨大危害,学习合理施肥用药、正确处理生产生活垃圾等具体操作方法,逐步树立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价值观念,充分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促使广大的农民尽快加入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行列中来。

    摘自北京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阶段成果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